当前位置:

濠江美食鱼丸(汕头十大必吃美食)

wsfbj.cnzb 2024-04-18 5 0

一、汕头十大必吃美食

汕头十大必吃美食有汕头牛肉丸、潮汕卤味、汕头卤鹅、达濠鱼丸、蚝烙、双烹粽球、粿品、南澳牡蛎、澄海猪头粽、潮汕砂锅粥。

1、汕头牛肉丸

牛肉丸是潮汕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是潮汕地区代表小吃,又称手捶牛肉丸。广东省汕头市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起源于潮菜。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潮汕地区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爽脆滑嫩、富有弹性而著称。既可作点心,是潮汕地区比较知名、大众化的传统小吃,又可作为一道筵席汤菜。

2、潮汕卤味

潮汕卤味是潮汕地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传统名肴,属于粤菜之潮州菜。潮汕人喜欢卤味,如北京人之喜欢烤鸭,广府人之喜欢烧鹅,客家人之喜欢盐煸鸡。今潮州市、汕头市等潮汕地区代表名菜之一。

3、汕头卤鹅

汕头卤鹅不仅仅是汕头传统名菜,作为汕头街边小食,也是汕头著名的小吃之一。

4、达濠鱼丸

达濠鱼丸是汕头市濠江区的地方特色小吃,主要制作原料有鲜海鱼、精盐、味精、鸡蛋、雪粉等。

5、蚝烙

潮汕蚝烙是潮汕地区一道有名的特色菜,流行于潮州、汕头等地。台湾称为蚵仔煎,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一美食。

6、双烹粽球

粽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食,历史悠久。各地制法有所不同,而潮汕粽球在制法上却有自己独到之处,为六角球状,称为“双烹粽球”。这是因为每一个粽球中,都同时有咸、甜两种馅,甜馅为红豆沙,咸馅为咸蛋仁,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

7、粿品

棵品是米粉的一种加工制品,和潮汕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潮汕的特色小吃之一。

8、南澳牡蛎

南澳牡蛎是汕头南澳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汕头著名的海鲜特产。

9、澄海猪头粽

澄海猪头粽又名首花,猪肉粽,是广东潮汕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历史悠久,驰誉中外。

10、潮汕砂锅粥

潮汕砂锅粥,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特色传统名点。制作原料主要有基围虾、香米、糯米、香菜、香葱等。味道鲜美异常,还有股淡淡的清香。

二、濠江有个陈坤达

濠江有个陈坤达

—纪念汕头市作协主席陈坤达先生

在濠江谈文学有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濠江学者,濠江文协的奠基者,濠江文化的开拓者,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者,濠江文艺界的领军人物---陈坤达。

在一九六四年的达濠岛,还是一个比较封闭而且落后的海岛渔村,达濠街道赤港一座破旧的潮汕传统民居老屋里,住着四五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六人挤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用木板隔成两间的人家。在一个漆黑一片的晚上,昏暗的煤油灯芯孱弱无力的摇晃着,随着一声清脆“哇、哇、哇”的婴儿叫声、打破沉寂的夜空,他诞生在一个普通的造船工人家庭。这个约三十平米的空间增添一个新成员,排行第五,取名坤达。这个新家庭的上一辈要不是经历了旧时代的劫难和颠沛流离,原来有点文化底蕴的家族也就沧海桑田了。不过基因里的种子却深埋在几个兄弟里,而陈坤达就是最为特别的一个。

一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左邻右舍说起他无不赞不绝口,从小讷于言、敏于行、勤于思。这些“七十二家房客”“怪才”丛出,有的一肚子历史和故事;有的善于敲击弹唱;有的天文问卜;有的丹青描绘,有的棋艺精湛;有的书法诗联出口成章……就是在这个“大染缸里”,特别聪慧的他从小五花八门都能来点。“泡着泡着”,七八岁的学龄期到了,这个继承先辈遗风的家庭,不管多么困难都得将孩子们送进学堂。到了赤港小学,一切都很新奇,被老师的新式教育和新的知识点深深吸引着,他如饥似渴的吸取系统知识的源泉。从“人、口、手”到了四年级最优秀的作文《金色的田野》,语言的天赋通过系统教育逐渐激发出来。一直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又一些偶然的机会将他送进一个传统知识的新认知。

本来赤港与达埠有一条大水坑(前称竹排坑)隔开,平时单独的年少者少有往来。那天刚好上午上三节课后、因学校有事,不上第四节也就是提前放学了,其中有同学提议过坑到达埠埠主池畔玩一下满池莲花。他想难得放松一下,满足一下童趣也好。那天微风送爽,满池碧绿逐水飘香,一朵朵挺立的莲花迎风摇曳,好些逸趣。他们到了池边,同学们玩水戏莲,他却从书包里拿起“图画本”,用铅笔根据小时候从“异人”里学到的笔法,画起荷花图,并题了一首七绝诗:

风摇碧影满池香,比翼群蜂采蜜忙。

岸上书郎相戏弄,心随仙境梦飞扬。

达濠最后的一位私塾先生就住在池边,此时刚好在池边欣赏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戏耍的浪漫场景,特别注意到一个青葱少年特立独行,别人在戏嘻他在图画题诗,此等小学五年学龄小童却有如此功底,将先生好奇的吸引住。先生上前问道:“弟啊,绘画和题诗谁人所教?在哪个学校读书?”他腼腆的说:“我在赤港小学读五年级,平时跟厝边的叔叔伯伯用红砖在地上画来画去,有空就念歌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呵呵,先生笑道:“那是笠翁对韵,原来如此,孺子可教也”。随后先生引导他来到一所精舍,后面还有一个幽静雅致的小花园,参观了满目琳琅、目不暇接的丰富典藏,琴棋书画,古典文学是包罗万有、叹为观止。这位先生就是名满达濠的郑洽先生,也因此认识到现代书本之外的传统文学,同时在洽先生指导下绘画艺术突飞猛进,传统音乐也得到提升。

八十年代前,达濠就没有一个图书馆,那时最为经典的阅读场所也就是两三处路边的摆书摊,而最为代表性的不过于“人仔册”。“人仔册”也许就是现在叫“小人书”吧,就是每一页上面图画下面用文字表述所构成的阅读内容。以前的“人仔册”脱胎于原来的文创,只是插上图面后,让阅读者更方便理解,因此文字内容多为原文,也是最为接近文言文的。他成了这些“图书馆”的常客,据了解,他曾经将这些摆书摊的“人仔册”全部租读完。此时的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古文观止》修习,基本上掌握了古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粗浅理解。这些“人仔册”有《四大名著、儒林外史、拍案惊奇……》,还有很多民间古典故事。

此后,他随着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不管到哪里,只要有古典书籍,他都能千方百计找来借读。有一次,他在一个同学家写作业,潮汕传统民居都有一个天井,也是早上和下午乘凉和阅读的好地方。作完作业后,看到一位老辈在天井摆着一只方凳,方凳上面有几本线装古书籍,这位老辈躺在摇椅上,悠然自得的阅读着。最为吸睛的就是这几本古书《红楼梦》,那位老辈注意到他羡慕的眼神,招手让他过来,“孥啊,这些古册你能阅读吗?”“老叔啊,我慢点读能读懂一大部分。”老辈用惊讶的口吻:“你能读懂我就借给你,不过一本一本来,你读完这本书的内容就拿过来换,而且必须将内容告诉于我,如果解读正确我就将所有的古册借与你。”“谢谢老叔”,就这样通过查《辞海》和求教的方法、将这位老辈的藏书一本一本的借读完,此时他的语文底蕴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而“火烧蚊帐”也成了他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趣事。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和水平跟现在可没得比,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跟现在对比可谓“苦不堪言”,就说蚊子,那个时候它们可不是落单或三五个进行“偷袭”,而是不请自来成群结队进行围攻。晚上为了应对蚊子群的攻击,蚊帐就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家里为了支持他的学业,特给他一盏微型煤油灯,方便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孜孜不倦的他经常偷偷把小煤油灯带进床上蚊帐里挑灯夜读。又一深夜,他边读边打瞌睡,太累了在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小煤油灯被碰倒在床边,刚好火苗接上易燃的蚊帐,一瞬间就烧了大半边幅蚊帐,幸亏睡在上铺的哥哥惊觉,跳下来将在燃烧的蚊帐撕下来,一家人合力用水缸里的水把火扑灭了。一场有惊无险的“火灾”风波过去了,可他母亲最“心疼”的竟然是一张蚊帐,唠叨着等在汕头上班的父亲周日回家时找他“算账”。其实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张蚊帐就显得很贵重了,当然此事也随着家里人的“集体宠爱”也就不了了之。后来,父亲和哥哥不知用什么方法弄到一个可以不断充电的蓄电池箱,用两根小电线穿进蚊帐,将手电筒的头部装上小灯泡,硬是给弄成“电灯”。这就是他最为“奢华”的“高级”待遇,也是他第一次清清楚楚的感到家里对他的期盼和寄托。

一晃又是五六年过去了,在达濠中学品学兼优的他高考考上了“杭州商业学校”,攻读财会专业。那时候文学并不能养家糊口,家里认为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考虑兴趣与爱好,一向温顺的他服从家里人的要求,并认真的完成学业,且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回到家乡后在区粮食局任会计师,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各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财会人员。当时全区只有他科班出身并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为了配合全区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的办起共有三、四届专业财会人员培训班,为濠江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会计人才。因此,他走到哪里都有人亲昵的称他“陈老师”。

从哪个时候开始他就成了“夜猫子”,晚上备课教学,而且就在那时到处寻找文学爱好者,在八十年代中期联络一帮同学和有共同爱好的文学青年,组织创办“青苗文学社”,并自筹资金出版一些民间文学刊物,如《青苗》等。由于缺乏社会资金,文学社经费没有来源,这帮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艰难前行,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初期的热情逐渐消失,再加上他被调到广澳街道办事处工作,日渐繁重的社区基层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时间轰轰烈烈的“青苗文学社”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广澳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需要,经常穿家走巷、访贫问苦,了解各社区的详细情况,同时也掌握很多人文历史、传奇典故、民俗风情等,例如东湖岭顶《淑芳亭》、河渡《威武寨兵营》古迹……因此,他被厚重、浓郁的地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深深的吸引住,开始进入文史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努力发掘和钩沉,补缺时代带来的文化断层,以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个阶段可谓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00年,由于工作出色,而且在文学追求上开始卓有成效,被调任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他不是个“官迷”也不追求升官发财,而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实现夙愿的平台,他始终牢记初心,致力于发展地方的文化事业,将所学回馈于乡梓。

厝边头尾却时常说:达濠出个陈坤达在区里“当官”,本乡本土有几个在政府里头,听说枝笔好利。

他经常跟家里人和厝边头尾说:这是一种责任和鞭策,况且在人文历史厚积的濠江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确实感到空前压力,如履薄冰。达濠古今人才辈出,只是不愿抛头露面而已,而我也是机缘巧合,被历史的潮流推到浪头,勉为其难罢了,刻苦而为,是大家相惜抬举而已。

确实也是,如他笔下的达濠民间人物“补炉窗”老徐伯,就是一个一边“补炉窗”、一边就能出口成章、睹物能吟的“怪才”。他始终认为文学在民间,民间有奇才。

有了一个专业平台,接触面拓宽了,视野更广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复兴、钩沉濠江的文化事业,他到处深入民间,到院校寻师访友,远赴京畿三秦,中至荆楚江浙,近遍涉潮汕大地。读千卷书走万里路,考古论今,访贤求学是马不停蹄。先后与从潮汕走出去的大文豪、大学者“郭小东、李科烈、温远辉……”等结为挚爱师友,经常拜访潮汕巨贤饶宗颐。在潮汕广结文缘,近代文友皆为座上宾。个人治学严谨,为写好文章,遍访山川峡谷,先后收藏过《潮州府志》、《潮阳县志》、探访过广府文化,访学过《广州府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对文学的追求和敬仰正如他的题词:“让我们共同来仰望文学的星空”。

在九十年代初期,他一直念念不忘偌大的濠江区,人文历史厚积,居然没有一个文学协会的组织存在,以便从民间更广泛、更方便的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因此一直不遗余力的走访和探索,终于发现在濠江区隐藏着一张欣欣向荣的年轻文学报刊《粤东文萃》,是一帮朝气蓬勃的民间年轻学者自发而成,总编居然是一位年轻的濠江区华侨中学普通教师黄春龙。此人书生意气风发,一身书卷气,对文学的热情与执着不亚于谁,理论水平好,所缺乏的是一些文人陋习,也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个可以委托和发展民间文化的最佳对象。倡导初期,他四处摸底,动员濠江本土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多次召集或一对一到他办公室开会商讨,牵头出谋划策,为日后的“濠江区文学协会”顺利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四方奔走、呼吁、推动下,2011年即农历辛卯年五月初五诗人节当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河浦丹樱园内百花齐放,市、区有关领导、市作协、汕头市各区县文学社团、潮汕地区作家协会的诗人、作家文友、汕头电视台、报纸媒体,热情高涨,欢聚一堂。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宣布下;在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祝贺下;在区宣传部的支持和他的推动下;“濠江区文学协会”初创成立,同时潮汕三市作家、诗人联谊活动、才艺表演,文学交流、采风等活动也拉开序幕。经过几年的艰苦酝酿,近一年的积极筹备,濠江区终于有了一个正规并具有一定质量与规模的文学组织。那天,他从心里头露出了一张欣慰的笑容!从那以后,濠江区文协并与他息息相关!在文学的追求和发展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外地对濠江的人文、风情、民俗的了解,从最贴近生活的历史典故中挑出最为代表性的本地故事,长期不辞辛苦奔走于汕头广东潮剧一、二团,2014年将达濠古城的故事改编的潮剧《古城风雷》、东湖岭顶爱情故事改编的潮剧《淑芳亭》搬上舞台,历尽艰辛,达濠对外终于有了用家乡的故事为题材的舞台剧。全国成百上千个区县,有几个以地方为主题的舞台剧?濠江区有了一张闪光耀目的文化名片。

他总是不遗余力、见缝插针推广濠江,恨不得让全国乃至世界都来认识濠江、了解濠江。有一次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小组来到汕头采访,他得知机会难得,可是栏目组安排并没有濠江行程,而且将马上离开汕头之际,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离开现场,让栏目组给他几分钟时间。栏目组记者感到奇怪,个把钟头都不一定讲清楚内容,几分钟能有什么用?他打开手机,让他们看到的是、一大锅、一颗颗雪白色的鱼丸在滚腾的开水里跳舞,一箩箩、一条条紧密卷卧在竹箩里的鱼饭,精美绝伦的宴会上那十二道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的潮菜,栏目组被所组成的亮丽美食风景画面迷住了,这才是艺术文化和美食的完美结合。所以,栏目组一致决定临时补拍,走访濠江美食。因此,濠江成为蜚声海外的美食之乡。

在濠江的达濠大瞭望山一个山谷中,发现挖掘了濠江7000多年前的古陶罐,为了寻找考证历史依据,风雨兼程,多次往返省城广州,拜访考古学者,诚邀以中山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为主的省内外学者共同参与考古。日以继夜,废寝忘餐,将濠江的人文历史往前推了几千年。

在主持区文联工作期间,成功开发了“濠江区书法协会”、“濠江区潮州音乐学会”、“濠江区舞蹈学会”、“濠江区潮州大锣鼓”……等一批民间艺术组织,填补了部分民间艺术空白,大部分成就斐然,小苗成了参天大树,民间之花到处盛开。

然而在濠江花园二期二楼的一个临路小书房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宵达旦的灯光。走进书房我们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灵气,里面没有奢华的装饰,最能体现的是一套明清风格的家具,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满满陈列着丰富多彩的各种书籍,木花架上发出幽幽香味的兰花隽秀挺拔,洁白的墙面上挂着字画,而线条细腻的椅子对面横放着一张实木书桌。这里还萦绕着一股著名学者、文豪留下的浓郁书香味;这里时常是文艺界高朋满座的聚集地;这里也是他呕心沥血在纸张上奋力勤耕之地;他的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创作也大多在这里诞生。为了给濠江留下一本通俗易懂、老幼皆读、可读性高又近乎于地方史志的文学作品《一个古镇的情景与记忆》,业余时间四处采风,走访民间乡贤,翻山涉水收集素材,较对地方志。却用亲切的乡音俗语诉说着“中鞍头、生祠前、苏州街、古城内、依稀发亮的石板路、绿水潺潺的竹排坑、木屋依依的小街……”历历往事和勾起的温馨记忆。翻过叠石山缅怀“鬼国师陈英猷”,在古城中仰望“许公”,穿过一条条潮汕民居小巷寻找“张贡爷”的传奇……他在古镇的“人文胎记”中竭力进行“史迹寻踪”,在“一方水土”中的“俚风民俗”、发掘最原汁原味的“乡野风物”,从古今“濠上闻人”的“轶闻传奇”中“品艺谭概”,在精神上回到古镇这片“心灵家园”。在《给一条街的祭文》中激愤疾呼不正是心系故土、溶情乡梓的真情流露吗!

他对濠江的热爱正如他所创作的濠江区形象主题歌的歌词《濠江之歌》:

海的这边有一片神奇的云彩,小城叠石写就古往今来,大潮涌起为一个千年之约,寻梦者从不退却,敢于从头再来。啊濠江啊濠江,热血创造辉煌,汗水抒写豪迈,与天比高与海同在,我们将赢得世界、世界的喝彩!海的这边有许多杰出的英才,赤子乡情总是初心不改。当年的红头船,今日里再次起航,寻梦者乘风破浪,放飞着心中的爱。啊濠江啊濠江,敞开海天胸怀,连着五洲气脉,蓝图已绘春暖花开,历史会记住创造、创作的风采。啊濠江啊濠江,卓立青云之巅,展示英雄气概,心手相连唱响未来,铸造一个属于我们、我们的时代。

二楼的灯光终于熄灭了,而他所创作的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著作文字正在闪耀着光辉,照亮了读者的心灵。

我们经常说,文学的近代发展从“出发”、“在路上”,没想到他时至壮年,却提前到了“终点”。我们唯有用文字来纪念这位对濠江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濠江文友、学者,告慰我们心中永远的陈坤达。

哦:濠江有个陈坤达!

附录他生前公开发表的个人著作:

《一个古镇的情景与记忆》

《金石碑刻辞赋选集》

《舌尖上的潮汕》、《濠馨亭记》

《淑芳亭》

《古城风雷》

主编撰稿《濠江区十大人文景观》

歌词《濠江之歌》

以及一大批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的散文、辞赋、微小说等文章

主编作品:

《文化濠江书法美术摄影集》

《我们濠江》

《濠江的故事》

《古城文韵·叠石遗风》诗词与书法作品集

《濠江》杂志

《濠江区主题教育征文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