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间故事 做美食(民间美食传说故事)

wsfbj.cnzb 2024-04-29 2 0

一、民间美食传说故事

民间美食传说故事

佛跳墙的由来

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

从上面的诗句您就会知道佛跳墙这个名菜其所以名闻天下的原因了。它可谓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参、鱿鱼、乾贝、鱼肚、鱼唇、鸡、鸭、猪肚、香菇、蹄筋、笋尖、火腿、鸽蛋等。加工烹调过程要求极其严格,首先根据各原料的情况分别蒸煮好,然后配上佐料冰糖、姜、葱、桂皮、福建老酒、茴香。装入坛中,盖上荷叶,再用玻璃密封。以旺火烧开后改文火煨之。要求达到烂而有形、味中有味、香留齿墙。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为福州老牌聚春园所创,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翁携带全家男女老少前来聚春园。一是慕其名,二是为了显示阔绰,点了所有的名菜。厨师便来了一个两全俱美的办法,考虑到将全部名菜上完肯定吃不了,而采取每菜一小点,合起来煨在一起端到桌上。老富翁一看竟是一盆大杂烩,怒责酒家。但酒家的掌柜是一个小伙子,聪明伶俐,有随机应变之才。便说:老先生一脸福像,真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现在全家团圆,子孙满堂,真为福寿全也,故借此名菜献上以祝贺先生。富翁听之大喜,食之果然大开胃口。如是便到处夸奖此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就传遍了神州大地。

几名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来订了福寿全,去野外聚餐。既是春游,也是吟诗会。但是菜冷了,只有用火煨热。因而浑香飘溢,飘进了田野,飘进了寺院,飘入了僧人的肺腑。寺里的僧人禁不住诱惑而偷偷跳墙出寺,和秀才们共享美酒佳肴。一觞一咏,情尽乐极。一秀才吟出:启坛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而使福寿全改为佛跳墙沿袭至今。这个名菜之名可谓贴切之致,恰到好处。

灯影牛肉的由来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川一带)任司马时,一天到一家酒肆小酌。酒菜中的一种牛肉片,色泽红润油亮,十分悦目,味道麻辣鲜香,非常可口,吃进口酥脆而后自化无渣,食后回味无穷,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肉质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挟起来,在灯光下红色牛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红色影象来,极为有趣。他顿时想起当时京城里盛行的灯影戏(现通称皮影戏,其表演时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何其相似乃尔,兴致所至,当即唤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川的这种牛肉就以灯影牛肉之名盛传开来,成为四川的一种著名土特产。

灯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选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一头牛被宰杀后,只能取其腿键肉、里脊肉十几块,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筲箕上,经曝晒去除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湿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达县城关大西街上一家店主名叫刘光平的酒店,所产灯影牛肉在当时最为有名。1935年,这家酒店用竹筒封装的灯影牛肉作为地方特产送到成都青羊花会展出,被评为甲等食品。

目前,灯影牛肉的主要产地是达县和重庆,两地产品不断发展从而各有千秋。有位美国畜牧专家曾说,灯影牛肉既是一种别有风味的美食,又堪称是一种奇妙的工艺品,如能保证供应,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完全可以比现在的出口价提高4——5倍。然而,现在灯影牛肉的生产受到原料不足的限制。

八大碗的由来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

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腾云驾雾,行至内地,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诞三尺,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乔装农家村夫在庄主宅院窥视,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猜拳行令、畅怀痛饮、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国舅寻思道:我原乃朝廷国舅,宫廷菜肴我享用得发腻,农家菜肴我未曾见过,何不先让我大饱口福,忽想众仙友腹空我不可独享,继而采带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青菜豆腐,计八大碗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八仙狼吞虎咽更觉奇香无比,酒足饭饱之后精神倍增,再战龙王大获全胜。

以后人们为讨吉庆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大碗菜)一直流传到今。

二、民间美食故事

美食是社会的主要纽带之一。美食使人们坐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培养出了友情。关于美食的故事你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民间美食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民间美食故事篇一

在古代有一位大将,名叫李靖。李靖有个儿子叫哪吒。哪吒从小拜太乙真人为师,学了一身本领,后来失手打死了东海龙王三太子,龙王水淹陈塘关要报仇。李靖逼哪吒自尽。哪吒死后,一缕幽魂不散。太乙真人怜他命苦,让他以莲花为躯复活。哪吒复活以后,回到陈塘关。李靖怕他报复自己,骗哪吒进入宝塔,运起三昧真火,生生把他身躯炼化成莲蓉。李靖怕太乙真人发现自己的恶行,灵机一动,把莲蓉包到面饼里,说今天是中秋节,大家都来吃。于是李府上下,人人都吃了莲蓉馅的月饼。太乙真人去找哪吒,只算出哪吒在李府,却怎么也找不到踪迹,只得无奈离去。这个风俗后来从李府流传出去,大家都说:吃了莲蓉馅,神仙找不见。从此中秋节,莲蓉馅月饼就成了必备的食物。

后来乾隆下江南时,半路迷路,又饥又渴,走到一户农家院里。农户正在吃莲蓉月饼,遂分给乾隆半个。乾隆一闻,香气扑鼻,连声说好,欣然题诗一首。虽然他诗写的太烂没有流传下来,但莲蓉月饼的名字却得以广为流传。

民间美食故事篇二

清朝道光年间,六安有一在御膳房为皇上做菜的名厨告老回乡。其有一女儿,聪明美丽,又师承父道,做得一手好菜,只是年已二十八岁,尚未谈婚论嫁。父亲让她亲自选聘夫君,并让应聘者作诗一首,介绍自己。女儿则用一菜一汤名字表明态度。

招赘告示一出,应聘者如潮水般涌至。第一位进门后摇头晃脑地吟诗一首:鄙人本姓秦,熟读天下文,如果嫁给我,可做人上人。小姐一听,忙让丫鬟端上一盘臭干子和一碗酸梅汤上来递给秦秀才。

秦秀才不解其意,丫鬟说道,俺家小姐说你是“酸臭秀才”,没看上!第二个胖头胖脑地进来,作诗道:公子本姓阎,家有万贯钱,你若嫁给我,天天吃喝玩。小姐让丫鬟端上一碗蹄裤、丸子汤,外加两个咸鸭蛋。六安新周报

阎公子正纳闷间,丫鬟说道:俺家小姐说你是“纨绔子弟”,嫌(咸)你,滚蛋吧!第三个进来的人眉清眉秀,拱手作诗道:小子本姓张,天天磨豆浆,虽然有点累,换来人间香。

小姐连忙让丫鬟端上两根油条,一卷千张,并把油条裹在千张内递给他。小姐又让丫鬟端上一碗粉丝、韭菜汤让他喝。丫鬟高兴地对他说:恭喜你!俺家小姐看上你啦!这油条卷千张是“金玉良缘”,这汤是“天长地久”韭啊!

民间美食故事篇三

很久以前,湖区的人每年七月十五,必须祭奠鲤鱼神。人们用簸萁将供品端到湖边,烧香烧纸,顶礼膜拜,等大鲤鱼张开大嘴,赶紧将供品倒入鱼口,否则大鱼不走,户家非出大难不可。

因为鲤鱼是神,没人敢吃。久而久之,其他鱼越来越少,鲤鱼越来越多。因为供品难找,有一年,一个年者的厨师用以下做法,将鲤鱼炸好放汤,端到湖边想搪塞过去,谁知一个鲤鱼变成的胡子老头大声责问:“你怎么用鲤鱼上供?”

那厨子集中生智,不慌不忙回答:“岂敢、岂敢,这是面鱼嘛……”。老者见年者厨师机灵可爱,做得非常可口,不再追究让其搪塞过去,蒙混过关。

后来,王渔洋家中大摆宴席,请来了众多厨师,其中有个湖区厨师做了这个拿手菜,受到了宾客的夸赞,其他厨师见湖区厨师出了风头,很是不顺眼,便从邻居院内偷来一个吊南瓜,将其雕成鱼状。也做了一个“面鱼”端上桌后,客人吃着没有鱼味,自然得不到赞赏,这时一个小孩揭发了他们的事,邻居老太太也过来非找偷南瓜的人不可,搞得做假“面鱼”的厨子们在众人面前无地自容,当客人们知道“面鱼”的故事后,感慨万千,异口同声把这种做法叫做“搪鲤鱼”。

鲤鱼谐音为“礼”,鲫鱼谐音为“吉”。自古以来,马踏湖畔流传着“没有鲤鱼、鲫鱼不成席”的说法。尤其男婚女嫁,必须有之。鲤鱼在鱼盘中的放法极有讲究,在饭店鱼头朝着主宾,在住宅中鱼头朝东,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鱼肚不能朝着最尊贵的客人,象征“不能大肚子抻人”。很多人放错了,惹起矛盾,甚至伤了和气,大打出手。

三、美食天堂,广东潮汕地区民间故事

广东潮汕地区,一向以美食著名,关于潮汕地区的传说也有很多,例如嫦娥奔月等等。那么最具传播性的潮汕故事情节是什么呢?本期的地区故事为你讲述美食天堂,广东潮汕地区民间故事。

传说明朝年间,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山村。那年夏天,风雨连日,山洪暴发,疫病流行。人畜尸体遍野,村民纷纷外逃求生。在复漳浦路上的逃荒人群中,有一个少妇,身怀六甲,她的丈夫月前病死,村里有一恶棍娄来欺负,娘家别无亲人,走投无路,只好随乡亲们出逃。由于四肢无力,步履艰难,渐渐落伍。眼看日头西斗,乌云聚涌,她暗自着急,潸然泪下。

忽然腹中大痛,她知临产,只得无奈钻进路旁草丛之中。这时,恰好有一中年汉子,肩挑子桶,路过此地,听到妇人呻吟哭叫之声,便放下水担,寻看究竟。这个汉子姓林,上无双亲,下无手足,内无家室,家住附近山庄,专给富人挑水度生。经过一番言谈,少妇看他忠厚老实,又为了腹中婴儿,愿意以身相许。挑水夫大喜,便扶她回家,当晚产下一个男孙,取名林发。林发天真活泼,聪慧灵敏,人看人爱。

日月如梭,光阴似。转眼之间,林发已经一十四岁,长得健壮结实,一表人材,不时帮着父亲去给富人挑水,多赚些银两,以补家用,双亲十分欢喜。不料隔年开春,断父挑水跌落大坑沟。林发母子三天之后才寻到尸体,只好随地草草掩埋。从此林发接过断父活计,养家糊口,人们叫他“担水弟”。母亲也日见衰老,时常生病。

担水弟每日挑水,要翻越两个山头。五月的一天,近午时分,他正在山坡槐树下歇息,掏出地瓜充几。这时一个年近半百的老汉走上前来,向他讨水喝。那人细眉大眼,两撇胡子,长衫短褂,身上背个褡裢,是位地理先生。几天来林发总在山里看他转来转去,有时还摆弄着一个罗庚。林发舀水递给先生,还送上两个地瓜。两人边食边谈,甚是投机。

这位地理先生姓胡,是江西赣州人,专程到此察看边谈,已有十天之久。他对林发说:“这里山明水秀,是个藏龙栖凤之地,是个‘伸脚踏着案,发财不到三年半’,‘寅时葬卯时发’的‘潜龙穴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发一想起病危的老母,连忙挑水下山。

林发刚踏进家门,就听见母亲痛苦呻吟着,他快步来到母亲床前。母亲拉住他的手说:“孩子,我这条苦命活不长了,只是你……”边说边流泪。林发好言劝慰,也把今日地理先生说的该告诉母亲。母亲听后指着衣箱对他说:“听你先父所言,你祖父也是个有名的地理先生。他存下一本《地理风水秘诀》,就在箱里底层,你以后还是……”说着又昏了过去。

那一天,林发守在母亲床前。到了丑时许,母亲呼吸急促,喉头浮痰,呼叫不应,不一会,就魂归西天了。林发嗑头号哭,忽然记起地理先生的话,急忙掀起床席,裹起母亲遗体,驮上肩,手提锄头,直奔山上胡先生所指的地方,将母亲埋葬。事毕,林发捻土为香,跪拜墓前。

此时天已发白,正是寅时。突然几声响雷,接着下了阵雨。林发坐到大石上,向西南望去,一条清流入海湾,山光水色,景致迷人。就在这时,胡先生来到他的身旁,问明林发葬母之事,便对他说:“观你容貌,也非等闲之辈,日后定能寸进,请莫忘老朽。”林发就对胡先生说:“亡母葬此穴道,如肱应验,我认您为干爹。”胡先生当即应承。

两人坐等卯时到来,要看有何事情发生。雨过天晴,旭日初升。这时候河中驶来一艘官船,向这边靠岸。船中似有妇人啼哭之声。一会,只见船上走下一位师爷模样的人,后边跟着一位年轻女子,身穿素服,头戴白纱,孝妇装扮,由两个婢女挽扶过来。他们来到大石前面,指指划划不知说些什么。

胡先生叫林发一同下去眼个究竟。那师爷和孝妇一看见林发,顿时呆住,露出惊奇的眼光。胡先生当即上前,问那师爷到此情由。师爷叹了一口气说:“我家老爷姓林,江西人氏,在朝官拜监丞之职,修编人文地理史志,今奉旨偕夫人贾氏,往潮州察查人情风物,以入编史册,不幸昨夜子时暴病身亡。天气炎热,无法将遗体运回故土,想在此择地安葬。又因夫人欲寻一死陪夫而去,是我极力劝阻。念老爷家有慈母,无人奉养,故此想找一替身,以求忠孝两全。我看眼前这个后生后,如同我家老爷孪生兄弟,是否可以……”话说至此,贾夫人急忙回船。

胡先生和林发一听,满心欢喜,当即应承。师爷回报贾夫人,贾夫人思前想后,只好竖允。众人协力,将船上林老爷遗体抬上山,安葬在林发母亲墓旁,然后把办丧事之物全抛下水,师爷吩咐家人不许泄露。一众当即启航,往潮州府而来。

且说林发成了京富林监丞,偕同贾夫人,林师爷和义父胡先生来到潮州府界,备受欢迎和盛情榄待。富场文书礼仪应酬之事,全由林师爷操办;查山川察地理之任,有胡先生指点代劳;贾夫人美貌贤淑,又体贴备至。忆过去,孤寒受欺,看今日,荣耀富贵,林发不觉飘飘然大耍起富威来。以后每次出巡,总要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大操大办,炫耀他的尊贵。

还要地方官民向他奉送珍贵礼品,稍不随心,便大发雷霆,欲治怠慢京官之罪。当地民众怨声载道。此事传至告老还乡的朝官龙图阁学士刘昉那里,这位廉洁奉明、本份守已的刘龙图闻说,很是气愤;林监丞不过是小小六品富职,竟敢如此放肆。如有机会一定要教训教训这小子。